就在一年前,人们谈到中核汇能有限公司未来的发展,可能心里还会产生一些疑问或者没有太大的信心。但当记者近期采访2015年才调到汇能公司当总经理的吴忠俭谈到公司前景时,他却面带微笑、目光坚定。他说:我干的时间不长,但对这个公司很有感情,对公司的未来也充满信心。
“都说汇能公司规模不大,但下面的成员单位也有二三十个,而且经济总量正在不断增大。对中核集团而言,新能源是个全新的领域。汇能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走过了几个历程:开始的时候基本上是在探索研究,后来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体系和制度没有完全建立,发展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我2015年来了以后,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在完善各项制度,规范管理。同时,加快掌握行业规律,发挥后发优势,逐步扭转局面。现在看来,汇能公司总体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在吴忠俭看来,“十二五”是汇能公司打基础的阶段,“十三五”是汇能公司抓紧爬坡、实现做大、真正快速发展的阶段。
“十二五”在业内奠定知名度
记者(以下简称“记”):汇能公司“十二五”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这些成就为汇能公司“十三五”规划的开展实施奠定了哪些良好基础?
吴忠俭(以下简称“吴”):到2015年底,汇能公司累计装机100万千瓦,努力开发新项目,积极参与国家的新能源基地及领跑者计划,已储备风光电资源300万千瓦,总体上完成了集团公司批复的“十二五”发展目标。
通过“十二五”的发展,汇能公司实现了“六个一”,为 “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是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市场化、专业化程度高的人才队伍。从公司总部到区域公司再到项目公司,一支体系化的队伍建立起来了,就相当于开拓新能源领域的基本平台都搭建好了。
二是建设了一批优质的工程,比如潍坊的一、二期风电项目和新疆的哈密风电项目,这些项目在当地同区域都是最好的项目。通过建工程,我们掌握了新能源领域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以及行业风险把控点。
三是通过100万千瓦项目的探索实践,汇能公司初步掌握了新能源行业的一般规律,深刻把握了新能源行业“出生决定终身”的特点。这是因为新能源行业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但同时造价又很高。风电和光伏后期建成以后基本靠天吃饭,运行成本不到10%。因此,需要严格地控制项目前期的单位千瓦造价,从源头开始,通过优化设计、严格选址、采购价低质优的设备、选择更好的承包商、获得更好的贷款利率等途径来降低项目造价成本,一旦造价降下来了,就意味着整个项目的利润基本确定了。另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把控。而像风机的选址问题等,学问也很大。
四是布控了一批重点的资源。其中一部分分布在内蒙古、甘肃、新疆,另一部分是按照中核集团总体的发展思路,围绕中核的产业发展,在河北、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布控项目点。
五是建立了一批合作伙伴。汇能与明阳、金风、英利、晶澳等一批新能源行业内主流设备企业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想要做好一个产业,就要做好产业上下游的工作,包括承包商。如何能为承包商提供好的延伸服务,我们也在深入研究。
六是行业内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其他电力集团由于进入早、投入力度大,新能源规模都比中核集团要大。尽管如此,通过汇能公司“十二五”的发展,使中核集团在新能源行业也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主要体现在:一是国家能源局发布新能源相关文件中,有了中核集团的名字;二是一些新能源专业协会的会议,中核集团也成为受邀嘉宾,可以向业界介绍如何在短时间内成为新能源开发的良好示范。也就是说,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都能听到中核新能源产业的声音了。
“十三五”为集团利润增长做贡献
记:中核集团发展新能源,与其他大的电力集团相比,进入得比较晚,那么中核集团发展新能源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针对这些优势,汇能公司又是如何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的?
吴: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利用中核集团全产业链的优势和品牌价值,立足核电、燃料、地矿等基地发展新能源。因为中核集团在“两弹一艇”时期就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60年前就在全国各地有了产业布局,在地方上很有影响力。因此,中核集团发展新能源,就是要利用已有的集团品牌,利用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产业链和基地。虽然新能源跟核相对来说离得比较远,但我们只有紧紧依靠中核的品牌,才能把新能源做强做优做大。
优势之二是后发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体现在技术进步上。原来我们总认为,中核集团的新能源是后起步的,没有多少进入空间了。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发现了很多新的市场空间。比如,随着风机叶片的加宽加长,低风速的风都可以进行开发。原来风电要求开发7米以上风速的风源,而现在6米/秒的风源也可以用来发电了。因此,东部沿海和内陆地区,如广东、福建、湖南、湖北等省份的风资源就变得很大,这几个省份山地多,山地风电资源布局很大。
二是新能源的设备造价在不断降低。比如光伏组件的建造成本越来越低,相应大幅降低了光伏电站项目的投资。
三是新能源相对来讲技术含量低、门槛较低,历史积累方面的优势不是特别明显。在同一起跑线上,比较的是谁的决策更快速,谁的管理更精细,谁的造价更低,谁的反应更迅速,谁能更敏感地把握市场机遇。
记:“十三五”期间,汇能公司面临的发展局势是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分别体现在哪里?
吴:目前来看,汇能公司今年的发展是好于预期的,但后面要完成“十三五”规划,还是面临很多压力。一是看国家的宏观经济,在用电需求量方面,会不会继续限电;二是各地对新能源项目指标的获取采取了一些限制,而国企要求项目的全投资回报率要超过8%,因此在资源获取方面可能会出现困难;三是由于进入门槛低,行业竞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目前来讲,汇能公司“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对新能源发展很重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这说明未来国家对非化石能源的需求量很大,也非常重视新能源的发展。国家能源局规划,到“十三五”末风电要做到2.5亿千瓦,光伏要做到1.5亿千瓦。这么来看,增量还是很大的。
二是新能源相对来说公众接受度较好,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公众反对事件,几乎不会引起社会公众问题,社会接受程度比较高。
三是我们可以发展渔光互补(在光伏板以下挖鱼塘养鱼)、农光互补(在光伏板以下发展农业大棚种植等)等创新领域,目前这些都在开发中。
记: 汇能公司作为八大板块之一,“十三五”期间如何定位?
吴:从集团“十三五”规划的角度来看,汇能公司的发展目标是要力争实现风光电累计装机650万千瓦,掌控资源达到500万千瓦,使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什么叫“有一席之地”呢?集团最初希望我们在新能源领域能够进入全国前10,而我们目前的排名是25名左右。即使装机量达到650万,按目前全国的总装机量,我们也只能占比1.63%。所以,让中核的新能源在“十三五”末排进前10,是不太现实的。那么中核为什么要做新能源?
我认为,中核集团发展新能源,一是体现社会责任,毕竟国家提出我国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要逐年提升,我们发展新能源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第二,风电和光伏可以成为集团发展核电之外的一个补充,如果短时间内中核的新能源能够发展起来,将会成为集团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市和改革的“急先锋”
记:集团公司对汇能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要求是什么?
吴:汇能“十三五”的重点任务还包括:加快完成汇能(汇海)公司股份制改造,2019年前实现上市;依托集团公司及相关板块,积极参与集团公司海外工业园、浙江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和海南无化石能源示范岛的建设,到“十三五”末,在海外要建成风光电项目20万千瓦,在浙江建成风光电项目50万千瓦,在海南建成光伏项目20万千瓦。
所谓掌控资源500万千瓦,基本控制在风电和光伏项目上。因为我认为目前汇能还比较小,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我们要在相对熟悉的领域里做工作。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形成更为成熟的制度、体系和队伍及文化氛围,再去开拓新的比如潮汐能、生物质能、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领域,从风险防控的角度来说,这样更有利于公司成长。
海外工业园主要是要在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项目的周边控制区发展风能和光伏。通过该项目的前期开发,积累海外开发经验。此外,其他海外新能源项目也正在跟踪。
记:在汇能公司“十三五”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集团给予哪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支持?
吴: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资本金保障。汇能公司2015年实现累计装机100万千瓦后,剩余的资本金仅能保证2016年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后续发展还需集团给予一定支持。按照测算,“十三五”期间汇能公司项目总投资还需要一定量的资本金。如能在2019年实现汇能公司上市,那么2019年之后就可以通过上市解决资金问题。如不能实现上市,汇能公司希望能通过融资租赁、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拓宽债务融资渠道,以保证新能源项目的投资需求。
新能源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资金需求较大,参考其他电力集团新能源发展模式,多采用上市融资的方式推进发展。而汇能公司股改和2019年上市,不仅是汇能公司的重点任务,也是集团“十三五”的发展重点。目前,汇能公司正积极推进改制上市工作,现已经完成了改制与上市规划方案。汇能公司上市相对来讲比较简单,没有同业竞争,没有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上市条件比较成熟,唯一的问题就是要择机上市。
二是债务融资支持。汇能公司现在主要的融资方式是由项目公司向银行贷款,如果能够将汇能公司项目贷款纳入到集团战略贷款融资通道内,既可以简化银行贷款手续,又可以有效降低利息成本,提升项目效益。
三是体制机制保障。为更好地适应新能源市场的激烈竞争及新能源项目“短、平、快”特点的要求,保障汇能公司“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的实现,集团公司可以在适当前提下,在体制机制方面给予汇能公司支持,如对新能源年度投资规模试行动态管理和给予新能源项目自主决策的授权等。
记:汇能公司自身“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任务是哪些?要如何开展实施?
吴:汇能公司“十三五”规划有三大重点任务:增加装机规模、掌控更多可开发的资源、改制上市。为此,汇能公司做了以下部署:
一是明确了项目布局原则。风电开发建设的原则是:2016~2017年以经济发达、电网消纳较好的省份为主,待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区电网送出问题解决后,2018~2020年着手该地区风资源的建设。
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的原则是:集中式光伏重点发展河北、山东、西藏、华东等有地方补贴或本身光资源较好的区域,特别是在集团公司核电控制区布控光伏项目。分布式光伏项目以集团公司所属相关企业为主。
适当开展海外风电、光伏项目开发和建设,原则上“十三五”期间控制在20万千瓦。
二是确立了资源开发原则。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并重,项目并购作为重要补充。借助集团公司优势,积极进行新能源市场开拓,发挥集团公司系统内及其他协作单位的地方资源优势,合作共同开发,以汇能公司为主,建立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在优先开发的区域,合法、合规开展适当并购,尽快实现项目落地。
三是继续实行市场化用工和薪酬,继续推行业绩导向原则。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升能降”。
我们想积极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员工持股。对汇能来说,历史包袱小,可以作为改革先锋,作为试点为集团其他板块这方面的改革提供参考。
记:目前来看,汇能公司今年的任务完成情况如何?对于“十三五”规划的完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吴:2016年是汇能公司的管理提升年。近期,集团公司领导对汇能公司非常关注。汇能公司通过2015年的整改,2016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了集团下达的全年利润的86%。另外,上半年完成的诸如公司设立、规范管理、内控体系建立、财务系统等各项工作都得到了集团高度认可。集团看到了汇能公司的发展,因此对我们也非常有信心。通过“十三五”的发展,我认为汇能公司会在集团总体经济发展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这个重要性会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汇能的经济总量虽然不会很大,但我们希望能为实现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目标多做贡献,成为未来新的重要利润增长点。
二是在改革的发展思路和创新举措上,汇能公司期待能够成为改革试点。(杨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