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主研发第一架国产预警机空警-2000,到完全实现“中国芯”、打造世界领先的空警-500,再到出口整机……这些年,中国预警机的发展令世界惊叹;研制预警机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将品牌打响全球。
数年磨剑“惊艳”世界
2009年10月1日,一架预警机腾空而起,作为空中编队的排头兵引领庞大机群,飞过天安门广场。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国产预警机——空警-2000首次在国人面前亮相。
预警机的研制涉及机载预警雷达、指挥控制、通信、电子对抗等众多尖端领域,是一项技术高度密集的复杂系统工程,研制难度极大,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预警机研制能力。从起初的国际合作到外方中止合同后的完全自主研发,一次次的实验,中国空警-2000的研制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
“再难,也要咬着牙走下去,必须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国家的需要。”空警-2000总设计师陆军说,中国电科预警机团队立志创新突破。
他介绍,他们研制的空警-2000预警机,告别了传统天线式雷达,全面采用相控阵雷达技术,可以做到在飞机有限的重量和平台上装置功率最大的雷达,使得65吨的飞机拥有与190吨飞机一样的测控能力,比美国的E-3C预警机整整领先一代。
从2000年正式立项自行研制到2007年交付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空警-2000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了100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
“中国芯”:成就空警-500
新时期,对飞机重量、性能提出了新考验。如何在有限平台上装载上重量更轻、性能更优的预警雷达,成为摆在所有预警机研究者面前的一个课题。空警-500则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成为完全国产化的新一代预警机。
预警机的机身上都装着一个圆盘状的雷达罩,圆盘的大小,决定着雷达功率,也就是飞机的侦查和测控能力。中国电科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数字阵列雷达的概念,用数字收/发器件替代原来使用模拟式器件,在降低系统重量、体积的同时,还降低了损耗。数字阵列雷达装载在飞机平台上,使新一代预警机真正实现了“小平台、大预警”。
在信息系统方面,空警-500预警机首次全面采用国产处理平台、国产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实现了对所有分系统的国产化;在元器件方面,大幅压缩进口元器件使用比例,国产化规格比超过90%,尤其是雷达的核心信息平台服务器100%实现国产化,完全实现了“中国芯”。
中国电科总经理樊友山说,空警-500预警机的成功研制标志着国产预警机彻底摆脱了依托国外平台的被动局面,技术发展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预警机事业发展创出了一条全新道路。
用创新定义、引领未来
无论是空警-2000,还是空警-500,创新,贯穿在几代预警机研制历程中,助推我国预警机事业的发展。
陆军告诉记者,他最常思考的,并不是预警机研制中的各种问题,而是未来10到15年,预警机是什么样。“琢磨能做什么,是集成创新或引进创新;而琢磨想要什么,则是原始创新,是别人怎样也学不来的。”
在陆军看来,加大原始创新是当务之急。
可贵的是,中国电科重构科技创新体系,力求实现由主要面向应用、独自创新向重视基础前沿科学研究、打造协同创新体系和能力的转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特别在基础技术领域,倡导更加纯粹的创新,避免完全以市场思维来度量技术的价值。
“我们最值得骄傲的,是老中青几代预警机研究团队孜孜不倦的创新精神。”陆军说。当下,他们抓住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契机,开展包括量子信息技术在内的前沿技术研究,力争未来5到10年,以更多的创新突破定义、引领世界预警机未来。(新华社张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