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科技三会”)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强音】
向着世界科技强国奋力迈进
——习近平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摘要
一声号角
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两翼齐飞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三个目标
到2020年时 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到2030年时 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 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五项要求
一是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推动科技发展,必须准确判断科技突破方向。判断准了就能抓住先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及时确立发展战略,坚定创新自信,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二是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
当前,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党中央已经确定了我国科技面向2030年的长远战略,决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
三是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必须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来一个根本性转变,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给,让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放心的食品药品。
四是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
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要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要制定和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要优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科研布局,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要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
五是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优势。
【观点】
科技创新改革要点好 “三把火”
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改革是创新的“点火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鲜明指出了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三大方向:一是科技体制改革,二是与科技创新相关的经济领域改革,三是科技管理与创新治理改革。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也明确提出,要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等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这“三大改革”,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转换经济发展新动能必须点好的“三把火”。也只有协同好这“三大改革”,科技创新的改革“点火系”才会趋于完善。
“第一把火”是科技体制改革。
点好“这把火”目的是增强科技创新供给,这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推动力”所在。特别是解决我国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亟须通过改革加快补齐科技创新这一短板。
要在“一静一动”之间彰显改革力量,健全以“人”为本的投入、评价和激励等机制,让科研人员更好“静”下来;发挥好技术市场、科技创业等在成果转移转化中的重要作用,让产学研等各方面创新力量更好“动”起来。
“第二把火”是经济社会领域相关改革。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新经济,不仅需要科技改革的“推动力”,还需要经济社会相关改革的“拉动力”。点好“这把火”就是要通过扩大市场空间来牵引科技创新。
当前仍有不少制约新经济发展的障碍,关键是要通过改革扫除科技成果更好进入经济循环的障碍,让新科技新经济“有前途”,让落后的过剩生产力“没出路”。
“第三把火”是科技管理和创新治理改革。
点好“这把火”目的是营造更加友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支撑力”。
特别是需要顺应创新主体多元、活动多样、路径多变的新趋势,着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把政府工作重心从科研管理加快转向创新服务。
“三把火”不能各烧各的。
完善改革“点火系”不仅要在“点火”上下工夫,更要在“系”字上下工夫,要始终聚焦科技创新这个核心,通过“三大改革”的协同加快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因为创新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摁下葫芦浮起瓢”,必须协同推进。
科技、经济、治理改革“三把火”一起烧,推动、拉动、支撑“三股力”一起使,创新驱动“新引擎”一定能更好更快转动起来。(来源:科技日报)
【反响】
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中科院作为国家不可替代的科技战略力量,将全面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发挥国家科技力量建制化优势,进一步深化率先行动计划各项举措,尤其是他讲到的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发展难题、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主战场,对科学院工作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
如果说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使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那么今天我们可以期待,中国科技创新将稳步迈向繁花盛开的时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
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科研经费、科技管理体制要为科学家创新服务。我相信,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引下,我国一定能逐步解决创新中遇到的问题,跨入世界科技强国行列。
——中国科协九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
总书记在机制创新和激发科研活力方面讲了许多内容,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他强调要为科技人员松绑和服务,把科技工作掌控权交给科技领军者,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
——中国科协九大代表蒋浩民
总书记提出更加重视发挥企业的作用,这是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又一个积极信号。我们将继续通过“孵化+投资”的模式扶持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吸引高技术人才融入经济社会创新价值链。
——清华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清华启迪之星科技孵化器董事长张金生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紧要关头,科技创新是强国富民的关键。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一大关键就在于建立协同创新、协同研究的机制;必须建立起一套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机制,整合全国创新资源,形成合力打造国家实验室。
正如总书记所说,国家实验室可以成为我们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战略“尖兵”,同其他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
——中国科协九大代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晋峰
【评论】
“三会合一”媲美1978年“科学的春天”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按惯例每4年召开一届,上次会议在2012年召开,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总理温家宝特别强调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时任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会上表示将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两院院士大会指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均每两年召开一届,是中国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团体的盛会,是全国最高级别的学术交流平台,是极为重要的国家科技思想库,在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8月18日关于创新会议里,从关键领域、研发机制度设计三个方面为今后的创新政策定下了基调。
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每五年举行一次,审议政策草案并进行领导换届选举。中国科协横跨绝大部分自然科学学科和大部分产业部门,覆盖面较大,是中国重要的科技思想库。本次大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审议《中国科协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草案)》,有可能对科技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上一次“三会合一”是在1978年,当时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扫清了十年动乱后科学技术发展的政治障碍,为中国制定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了基础,被誉为“科学的春天”。大会通过文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布置。大会后的六年内科技创新政策数量猛增至421份,构建了国家科技政策的初步框架,逐步开始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探索,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科技进步准备了条件。
当前中国再一次走到关键时刻: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能过剩,产业结构失衡,亟需进行产业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科技创新被视为能否成功实现转型的关键。此次三大顶级科技会议历史性地联合召开,参会人员规模之大,与会人员规格之高,所要解决问题之严峻,近40年历史上只有“中国科学大会”能与之媲美。虽背景不同,但任务相似:加速完善配套政策,释放科技创新潜力。
国际竞争大势所趋、民族复兴国运所系、国家发展形势所迫……从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到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部署、全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向着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进发。(来源:@新华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