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还剩下8个多月,渤海油田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今年产量目标能否实现事关当下的每一项部署。3月21日,渤海石油管理局总工程师(开发)赵春明组织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一路首席工程师和各生产项目队负责人,就生产中的技术瓶颈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的思路。记者发现,在会上提出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和关键技术中,综合调整、化学驱、稠油热采等新技术占主流。减缓老油田递减,实现产量最大化,新技术体系仍是渤海油田的重要支撑。
据赵春明介绍,2013年,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各部门通力协作,调整井实施效率高,共完钻119口,当年贡献产量超过100万吨,同时也为今后调整井顺利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了保障“十二五”产量目标的实现,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着手建立更加高效的调整井协调机制和运行模式。明年的调整井井位设计和方案研究即将完成专家审查,通过深化油藏认识、量化调整井存在的潜在风险,力求每口调整井达到或超过设计产能。
“通过加密等综合调整的实施,渤海油田递减率由10%降至2%。”赵春明告诉记者,尽管加密调整是主流,但渤海油田本着减少不必要调整的原则,强调通过侧钻等方式将老井利用好,避免重复建设。
区域一体化开发是渤海油田探索出的集约型高效开发模式,它把勘探、开发、工程捆在一起,通过整体规划和一体化设计,可大幅节省投资。渤海现已完成垦利油田群区域开发和渤中28/34油田群的区域开发工作。垦利油田群区域分5期进行开发,目前一期开发的垦利3-2、渤中29-4油田南区和渤中35-2等油田已进入ODP实施阶段,垦利10-1油田即将进行ODP实施。第二个区域开发项目——渤中28/34油田群也将进入ODP实施阶段,该区域开发项目节省了10亿元投资。
此外,化学驱、稠油热采等技术也是渤海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有力武器,他们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着。“我们正深入剖析渤海油田发展的技术难点,以求理清下一步攻关方向,对成熟的技术不断深化应用,并积极探索适用于渤海油田的新技术。”赵春明说。(记者 陈洪澜 特约记者 宋巍 通讯员 王月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