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科技标准司司长邹首民表示,秋冬季重污染的形成,高污染物排放是内因,气象的不利条件是外因,复杂的化学反应机理是动因。但关于雾霾的具体成因,尚未达成科学共识。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雾霾成因机理的科学攻关,事关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绝不能受到“干扰”。
受了这么多年雾霾的折腾,雾霾的成分构成和具体成因,一直众说纷纭,似乎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据5月24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在5月23日环保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科技标准司司长邹首民的一番话证实了上述疑虑。他表示,秋冬季重污染的形成,高污染物排放是内因,气象的不利条件是外因,复杂的化学反应机理是动因,上述解释已经在科学界形成基本共识。但关于雾霾的具体成因,尚未达成科学共识。
难怪或轻或重的雾霾会时不时出现在穹顶之下,不见消停的迹象——具体成因都没有弄清楚,治理效率能不打折扣吗?李克强总理今年也曾连续多次提到,要集中攻克雾霾成因的问题。在4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重申要切实把雾霾成因机理搞清楚,确定开展由环保部牵头,科技、中科院、高校、农业、工信等多部门和单位协作的“集中攻关”。
对雾霾成因机理的攻关,应该“科学的归科学”,这本来没啥问题,无奈与雾霾成因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利益攸关方”太多。就像历史上对“烟草是否危害健康”的科学研究,曾经受到过来自烟草生产商和供应商的诸多干扰那样,人们对雾霾成因机理的攻关是否会受到相关利益方的干扰,也心存疑虑。
目前,各方“专家”分析提供的雾霾成因和源头可谓“包罗万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形成雾霾;雾霾的源头有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甚至包括百姓家里烹饪产生的油烟。但各种因素对雾霾的贡献占比、成因机理等却仍然莫衷一是,“尚未达成科学共识”。
除了烹饪等少量因素,几乎每一个雾霾源头的背后,都维系着一个庞大的产业。一旦某个源头被认定为雾霾的主要贡献者,在今后的治理行动中,该产业如果找不到转型升级的出路,就很可能面临“灭顶之灾”。因此,雾霾成因机理的攻关过程,存在着被“利益攸关方”游说的可能。比如,谁也不否认汽车尾气是雾霾的“元凶”之一,但据不同地方、不同部门、不同专家发布的相关数据,汽车尾气对于雾霾贡献占比往往各不相同,甚至相差悬殊,不得不让人产生相关的数据采集、研究过程、结果公布等环节遭到“干扰”的联想。而时有所闻的环保数据造假事件,又加剧了这份担心。
雾霾成因机理的科学攻关,事关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如果因为利益作祟,导致相关研究被“干扰”,相关数据被篡改,相关人员被“绑架”,今后的雾霾治理方向极有可能跑偏,这是除了极个别“发国难财”者之外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但愿这是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