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检修装置443套,检修期间无安全上报事故,全部装置实现一次开车成功
本报讯 实习记者苏 丽报道:2017年,中国石化炼油板块计划检修装置443套,比上年增加33%,其中全厂检修企业12家,比上年增加一倍多。目前,全年检修任务全部安全高效完成,检修期间无安全上报事故,全部装置实现一次开车成功。
不少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油品质量升级、安全隐患治理、环保达标改造和节能改造,今年是有史以来检修任务最繁重的一年。为满足国家对石化行业的安全环保要求,炼油事业部要求检修企业必须做到不发生一次安全事故、不发生一次环境污染事件、不报火警、火炬不能冒黑烟。
困难摆在眼前,必须措施有力、稳扎稳打。炼油事业部和检修企业同心协力,多管齐下,夯实检修基础。
加强理论指导。炼油事业部制定《检修管理指南》,对计划编制、组织机构建立、图纸审查、材料到厂、检修预制等全流程提出管理要求,为企业提高检修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进一步优化检修计划。炼油事业部对2017年的装置大检修进行了7轮优化,对11家企业的检修时间进行了调整,确保时间、地域安排均衡。为实现“淡季检修最大化”目标,九江石化、济南炼化未出正月就开始检修。两家企业克服天气寒冷、人员不足等困难,在春节前尽可能多地完成了预制工作,确保检修顺利完成。
深入重点企业,开展具有中国石化特色的全过程、全专业检修服务。炼油事业部摸索形成“检修准备、检修确认、检修实施”全过程检修服务体系。检修服务团队从单一的设备专业服务扩展到安全、环保、技术、投资等处室,实现全专业对口服务。今年以来,炼油事业部组织检修专家100多人次,到15家企业服务31次,通过“全过程、全专业”服务,提出问题建议1800多项,有力促进了企业检修管理水平的提高。
强化安全管理。炼油板块推行检修现场“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消除管理盲区;把好检查关,引入青岛安工院第三方监管模式,和监理单位、企业监察大队等,形成多层次的监管网络;把好监护关,所有特殊作业实行双监护,配备视频监控手段,将作业全过程纳入监护范围;把好考核关,实行作业积分制,设置承包商队伍和人员黑名单,坚决清除屡次违章、屡教不改的承包商人员;造成较大影响的承包商队伍,一年内禁止在炼油板块承接新的施工任务。
强化施工管理。通过抓好检维修队伍资质认证,将不合格承包商坚决清除,目前炼化企业外委的检维修承包商已由原来的5484家削减为2586家,淘汰了57.5%的不合格承包商,大大净化了检维修市场,有效保障了检维修质量;实行承包商人员全员身份识别和施工机具入厂审查制度,确保人员机具入厂合格;按照1∶3∶9三级管理模式,加强质量检查,对查出问题按照闭环模式组织整改。
注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广定力矩紧固技术,部分企业在临氢及重点装置采用这一技术,实现了“大锤不进装置、气密一次通过、热紧环节取消”的目标,为静密封点零泄漏创造了条件;通过专家指导和风险评估手段科学降低开盖率,使企业的设备开盖率从70%降低至40%以下,部分装置设备开盖率甚至低于30%,已经到达国外先进水平;大力推广检修管理信息化系统,检修信息实现网上发布,为高效及时管控检修提供条件;长岭炼化专门开发检修管理手机软件APP,不少企业建立多个专业微信群,使检修问题得到及时沟通反馈和解决。
开展交流学习。针对企业检修周期延长、检修和开停工人员实践经验少的问题,炼油事业部制订交流学习计划,按照“全程介入,小量多批;区域就近,时间接力;统筹安排,滚动推进”的原则实施,2017年共有8家企业到4家检修企业学习,企业反馈效果良好。
在集团公司和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443套检修装置全部做到一次开车成功,为炼油正常生产经营和优化打下坚实基础。随着检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炼油企业的装置运行周期不断延长。预计到2017年底,实现“四年一修”的企业达11家,比上年增加3家;实现“四年一修”的装置225套,比上年增加40套,“三年一修”以上的装置427套,比上年增加12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