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消息,商品早盘走势分化,黑色系震荡企稳,焦煤强势上扬,盘中拉升一度涨逾4%;化工品多数飘红,玻璃涨逾1%,PVC涨近1%,甲醇跌逾1%;有色金属整体偏弱,沪铝跌逾1%;农产品涨跌不一,两粕及油脂类飘绿,白糖涨逾1%。
截止午盘收盘,焦煤涨3.42%,白糖涨1.83%,鸡蛋涨1.49%,玻璃涨1.41%,PVC涨0.93%,沥青涨0.81%;跌幅方面,沪铝跌1.62%,甲醇跌1.01%,沪锡跌0.80%,热卷跌0.79%,沪铅跌0.77%。
供暖季限产影响供需两端
随着秋冬治霾进入攻坚阶段,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供暖季限产成为近期商品市场的关键词。在业内看来,限产将同时影响供需两端,市场也将为此展开了新一轮博弈。供暖季限产并不仅仅影响供给端,它引起的需求端变化也牵动着市场神经。商品近期的表现反映了市场的这种踌躇心理。
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表示:“截至目前,已经出台具体行动方案的城市中,除石家庄、唐山、邯郸、安阳外,还有5个城市分别明确钢铁产能限产50%。这5个城市分别是天津、淄博、长治、焦作和晋城。”此外,邱跃成指出,目前明确公布限产50%的9个城市中,总炼铁产能2.62亿吨,2017年至2018年采暖季生铁产量将减少2970万吨。此外,按照90%的钢水收得率计算可得出,受影响的粗钢产量约为2670万吨至3150万吨;按照2016年至2017年采暖季2.6亿吨的全国粗钢产量计算,2017年至2018年采暖季粗钢产量减少比例约为10.2%至12.1%。
有色方面,山东省发布的实施细则提出,7个传输通道城市电解铝企业采暖季限产30%以上,以停产电解槽的数量计;氧化铝企业限产30%,以生产线计;炭素企业达不到特别排放限值的,全部停产,达到特别排放限值的,限产50%以上,以生产线计;有色再生行业熔铸工序,采暖季限产50%。建材行业的供给收缩预期也非常强烈。如玻璃行业,沙河地区玻璃企业将面临整改和采暖季的临时减产。“10月份开始到明年3月15日,沙河地区玻璃现货产量将在现在基础上减产15%。”一位行业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一些城市采暖季限产目前已经启动。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在河北省邯郸武安市,14家钢厂已从10月1日起开始限产50%至55%,时间长达6个月。其他地区基本是从11月15日开始限产。
发改委研究推进电煤直购直销
国家发改委近期将组织神华、中煤、冀中能源、山西焦煤等多个企业及相关部门召开深化推进煤电运直购直销中长期合同座谈会,重点研究推进电煤直购直销、中长期合同以及东北等重点地区今冬明春电煤直购直销资源衔接落实等工作。
天风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彭鑫表示,电煤直购直销是政府一直以来大力鼓励的,从2013年开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煤炭经营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均明确提出“鼓励煤炭直销”。直销是指没有中间商的行销。煤企绕过传统批发商或零售通道,直接从下游客户接收订单。直销较传统模式销售环节减少,有利于减少煤炭资源在流通环节的滞留数量和滞留时间,从而有效节约流转时间和成本,同时可以有效减少中间商利用涨价预期囤积煤炭,推高煤价。
申万宏源一位分析师表示,为了抑制煤炭价格快速上涨,稳定煤炭供需形势,9月底,大型煤企在严格履行年度长协合同、稳定年度长协价格的基础上,纷纷下调煤价,以稳定市场秩序,在大型煤企带头的作用下,预期后期囤货涨价态势将得到有效遏制。
铝行业供需两端都有削减
创铝行业分析师王瑜认为,判断铝价走势,还需从供需角度着手。当前市场铝库存还在百万吨级别以上。冬季基建工程开工率低,加上当前全国多地房地产政策收紧,整体四季度铝的市场需求不乐观,下游将以补库为主。不过,今年冬季环保监察叠加采暖季限产的政策力度,明显强于去年。去年只是意向指导,而今年已是强制关停。以河南为例,今年的秋冬季错峰生产实施方案已明确,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四个月间,全省13家电解铝企业、11家氧化铝企业集体限产30%以上。此外对86家未安装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设施的炭素企业实施全部停产。33家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的炭素企业,限产50%以上。这都是实打实的政策,影响面非常大。综合看来,当前铝行业面临供需两端都有削减的局面,短期内价格不会见顶,后期要看供需消息的博弈。
华泰证券研报称,此前环保限产的逻辑将逐步兑现,并且考虑到月初京津地区空气质量不佳以及“十九大”即将召开,相关限产政策的执行将非常严厉。预计四季度电解铝供需将显著受到产量缩减的影响,库存下降将会来得很快,铝板块或将迎来由基本面催化的第二波行情。生意社分析师叶建军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称,随着去产能持续推进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扬的综合影响下,电解铝价格在市场预期中坚挺上扬,目前高位震荡维稳为主,预计后期市场博弈将进一步对冲电解铝库存高企的矛盾,大体震荡维稳为主,预计近期价格将为围绕16000元/吨小幅波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