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消费总量强势上涨 市场化时代渐行渐近
近期多个部门再次强调要加大“煤改气”的力度,京津冀等地区的用气量将大幅增加,2017年冬季天然气保供压力将日趋严峻。同时,油气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在推进天然气市场化定价,降低天然气价格以拉动用气需求。
天然气在中国既是一种使用历史悠久的能源,也是一种大规模使用历史短暂的新能源。当前,用清洁高效的天然气替代煤炭等黑色能源,“气化工程”正在全国大刀阔斧推进。近年来涉及管输定价、成本监审、储气调峰价格机制等方面的多个改革文件陆续发布,推动了我国天然气管网公平开放的落地实施。
2017年以来,我国天然气消费恢复两位数高增长。据经济参考报10月9日报道消息称,仅在7月份,我国天然气进口量73亿立方米,增长40.6%;天然气消费量17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3.3%。1—7月我国天然气进口量492亿立方米,增长20.8%;天然气消费量1323亿立方米,增长16.2%。
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近年来各地铁腕治霾,尤其华北和华东地区的环保要求非常严格,煤改气进展相对快速。早在两年前,华北地区的很多燃煤发电企业大量转为燃气发电,北京地区更是将所有燃煤发电企业都变为了燃气发电。同时,农户的煤改气也在进行中,这些增量导致相关地区的用气量出现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让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大幅上涨。
随着天然气需求量不断增加,目前已表现出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西北、西南部分工厂均出现不同程度限气,2017年LNG工厂限气时间明显早于往年,因而今年冬季保供任务严峻。面对这一形势,政府和企业在今年开始加大力度探索采取更加市场化的方式解决冬季供需紧张问题。在这种形势下,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启动天然气线上交易正是希望通过这个模式实现天然气的价格的预报。
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价格手段调节供需的作用,扩大天然气市场交易规模,发改委此前曾下发通知,允许所有进入上海、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等交易平台公开交易的天然气价格完全由市场交易形成。同时,发改委在公布的《关于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的通知》中提到,鼓励天然气生产经营企业和用户积极进入天然气交易平台交易,以至于有人感叹,“政府调控的时代渐行渐远,真正市场化的时代要来了”。
这是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重要尝试,也为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积累经验,创造条件。“通过交易中心公开交易,有助于天然气市场发现真实价格,逐渐迈向完全市场定价时代。”在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看来,天然气线上竞价交易将开启市场机制保供的新模式:此次引入竞价交易机制不仅激活了市场主体,活跃了市场交易,也带动了价格波动,为后续的天然气市场化定价、发现中国价格奠定了基础。
未来我国天然气保供将逐步由政府主导向市场机制主导过渡。管道气竞价交易意味着通过政府协调保障民生基本需求和通过市场配置保障市场需求的“两条腿走路”格局正式出现,为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奠定基础。一旦市场成熟,交易成为常态,即会刺激上游供给,也会给下游带来机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会十分有利。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我国将全面启动管道运输企业定价成本监审工作,合理确定定价成本,制定和调整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因此,国内机构预测全国性城市燃气企业下半年非居民气量增速可能普遍维持在25%—30%,而华北地区居民用气量则有望达到近25%的同比增长。长期来看,“十三五”明确了天然气的主体能源地位,乐观估计消费量将达4000亿立方米。
(来源: 中国环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