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各个国家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管理方式各有千秋,同时各个国家对于环境问题的管理也都十分的重视。而其中,日本环境的管理是开始于20世纪中期的,从20世纪中期到现在,日本的环境管理出现出人意料的成功,不仅创造了防治产业污染的奇迹,同时也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成的管理体制以及丰富多彩的管理模式。本文通过梳理日本最大的环保咨询公司依迪亚株式会社的历程与日本环境发展史,希望能够给给中国环保产业带来一些启示,尤其是在环境安全及环境咨询业务的发展上。
战后重建时期,环境治理阶段
二战后,日本为了恢复战争带来的国土荒芜和产业破坏,更为了能够赶上欧美国家,开始追求片面的经济增长。在1964年至1973年的第二个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环境损害,以至于“公害”一词闻名于全世界。自1960年以来,在三重县的四日市石化联合企业排放的空气和水污染引发“四日哮喘事件”,并且严重危害到渔业。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公司、政府和居民间的纠纷愈演愈烈。
1965年,在新泻地区发现了因含甲基汞的废水排放导致的第二次水俣病。1968年,Kanemi米糠油悲剧发生于北九州;消费了由Kanemi仓库株式会社生产的米糠油的家庭称,食用米糠油后出现各种皮肤病和皮肤麻木的症状。1970年7月,官方第一次承认光化学烟雾事件影响11个区和8个城市,导致数以千计的居民抱怨眼睛受到刺激并且喉咙痛。
随着环境的急剧恶化,公害问题愈演愈烈,引起了尖锐的社会和政治问题。由此民间反公害运动也日益高涨,这些民间的环境保护运动使政府不得不进行公害控制的立法。终于在1967年通过了《公害对策基本法》。”该法明确列出了七大公害即:大气污染、水质污浊、土壤污染、噪音、震动、地基下沉、恶臭公害概念的法律化,为规范和形成日本公害防治法律体系奠定了基本的法律基础。并提出了公害防止的基本策略和措施,主要是环境标准管理、污染物排放控制、土地利用控制、推进防止公害设施的应用、实行公害防止计划、建立公害纠纷处理和被害救济的制度等。
日本依迪亚于1968年东京都千代田区二番町创立,注册资本150万日元,是日本国内首个民间气象预报公司。1969年,随着公害事件愈演愈烈,与新日本气象海洋株式会社合并,开始开展环境治理业务。1971年,因痛痛病、水俣病等事件,开展水质分析业务。但因为经济利益优先于环境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未能积极保护生态。日本依迪亚对公害防治的思想及措施都是末端控制,属于典型的被动应付。
经济低迷时期,环境调查阶段
1974年至1985年,因为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经济滞胀,环境行动开始停滞,环境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回归。1973年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经历了超级通胀,为抵消通胀而制定的从紧货币政策造成了长时间的萧条,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投资放缓。许多大型的开发项目被放弃,其它一些或被推迟,或减小规模。
面对这样的经济环境巨变,日本许多企业的经营变得更加困难。因为经济的控制成为政府最紧迫的事,从而放缓了对环境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但是仍于1972年通过了《自然环境保全法》,建立了自然环境保全基础调查制度,规定国家每五年要对地形、地质、植物及野生动物进行一次必要的基础调查,以研究和制定自然保全的方针政策。该法还并明确了社会各方主体(国家、企业、地方团体和公民)在自然环境保全方面的责任。
1972年3月日本依迪亚开展环境测量调查类业务,并于当年12月在东京都目黑区建立第一技术研究所,对测量调查结果进行研究。1975年3月,在原有测量及调查的基础上,开始环境评价业务及环境生物调查业务,环境污染源数值分析等业务。1976年,设立测量调查事业部。经济的低迷,使得依迪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环境理论的研究之中。1980年,成立子公司新日本环境调查株式会社(现子公司),注册资本1万日元,随着经济的回暖,全面开展环境调查业务。
协同发展时期,环境修复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在日本,所谓的“泡沫经济”和随后的“旅游开发”热潮破坏了自然环境。民众对民用核能的批判增多,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意识也提高了。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在维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内环境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这时主要表现出了城市生活型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汽车尾气污染、生活污染、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等,此外全球性环境问题也日益明显。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探讨了各种环境与发展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一理念对国家环境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93年日本制定了新的环境综合性法律《环境基本法》。2001年,环境省(MOE)的建立及《非营利组织法》的颁布,标志着环境问题的制度化。《环境基本法》把影响评价制度上升为基本法的高度,并进行完善,规定改变地形、新建工程以及从事其他类似事业的事业者必须在实施该事业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国家在制定和实施被认为将要给环境造成影响的政策措施时,必须在环境保护上给予考虑,日本进入环境修复的可持续发展时期。
1985年11月,日本依迪亚于东京日本证券业协会上市,在资本的主力下,开始跨越式发展。1992年5月,环境生物研究所在静冈县大井川町竣工,开展环境生物调查及环境修复相关业务;1995年3月,环境情报研究所(现国土环境研究所)在神奈川县横滨市都筑区竣工,展开环境信息化处理;1996年11月,地球环境学院成立,开设环境类相关学科,进行环境教育事业。1998年8月,开设环境仪器制造公司,开展环境测量仪器的制造、销售业务;2001年1月,设立国土环境株式会社,开展土壤修复及水土修复等相关业务。
2003年8月,日本依迪亚和日本环境生物有限公司合并,2006年并购日本日本建筑设计咨询社,将业务在之前的水质检测、大气监测、环境评价等基础上,新增土地勘测、道路建设、桥梁建设、河道修建等,最终具备项目“咨询+治理”全生命周期能力,可为客户提供从概念到完成所经过的各个阶段的综合环境服务,“环保需求分析-设计方案-项目实施-项目收尾”,所涉及的业务和订单空间非常广阔。
震后重建时期,环境建设阶段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15894人因大地震遇难。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为核事故最高分级7级(特大事故),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同级。这不仅震惊了日本,而是震惊了全世界。这是一场人为的灾难,因为一系列有缺陷的政府决策为这次灾难铺平了道路。
此次灾难发生后,大多数公共舆论支持无核化,反核公民运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上升。主流报纸比如《朝日新闻》、《每日新闻》和《东京新闻》提出了逐渐淘汰核电的观点。在2013年,日本所有核电站停止运行。日本民众开始对生活环境与能源的关系进行反思,重新思考、重新定义可持续性的环境建设。不再仅仅追求污染物的治理,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与环境健康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
日本依迪亚于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核电站被淹后,衍生出放射物质的监测、针对海啸引发的沿海渔业环境的灾害调查等业务;2012年,系统的形成环境顾问的概念;2013年,大地震后针对提后气候变化延生出防灾减灾对策、社会基础设施的老化对策、地球温暖化对策、化学物质处置対策、自然再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业务;2014年,结合人民的对安全、舒适、可持续的环境需求,正式提出环境健康的概念。
今天,日本依迪亚的工作重心转到了这些领域:灾害风险的防灾、减灾对策;基础设施管理;土壤污染、废弃物对策研究;再生能源的利用;海洋和海岛的环境调查及海洋资源勘探带来的环境生态调查;生物多样性的对策和自然再生;生命科学相关事业;微量化学物质的分析和风险评价、管理;流域的水资源循环的综合利用。已经发展为日本最大的集环境咨询、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年营收11.1亿人民币的环境咨询服务商。
日本依迪亚将自身定义为“环境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总顾问”,“环境顾问”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而非固定边界性的环境影响评价,泛指咨询、评估、管理等轻资产环境类服务。这也是国际公司相关环评咨询类的业务状态。
对中国环保产业的启示
日本的环境之路经历了“环境治理—环境调查—环境修复—环境建设”四个阶段,环境的治污理念演变由“被动治污”转向“主动治污”;由初期的“以经济发展为主”,到后期“发展可持续经济”,工作重点从“国家顶层设计”转移至“建立循环技术创新体系与公众参与”,生态修复治理措施转向“多自然河流的方针”、“防洪建设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与日本的环境保护路径非常相似,在日本的环保产业中,环境咨询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大约30~40%),培育形成了像依迪亚一样的年营收173亿日元的环境咨询企业。黑臭水体治理、水系整体处理,生态景观建设、海绵城市等等标志着环境建设时代的到来。而环境咨询作为环境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带来大量的机会和市场。由于我国尚处在环境建设的初级阶段,污染源的溯源,环境问题的调查,解析,评估和后期的设计,管理咨询工作被隐藏于高校,设计院和环评机构体内。
伴随着环评脱钩,将极大的促进环评机构改革和人员的流动,这正是市场整合资源的机遇,可以通过整合,使一些公司由单一的环保咨询方、设备供应商、工程承包商向具有项目全生命周期能力的综合环境服务类公司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环境建设阶段的到来,在相关的环境咨询领域有望培育出像日本依迪亚一样以环境咨询为主营业务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