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对垃圾分类作出详细规定。在生活垃圾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的当下,如何应对“垃圾围城”的威胁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多年来,素有“东方之珠”之称的我国香港也一直在与垃圾分类“较劲”。这座面积小、人口多的繁荣都市,试图通过立法立规、宣传教育、模式创新等多种方式保卫生态环境的和谐。在这一过程中,有成效,也有挫败,尝试还在继续。
香港的经验,能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惜物减废,教育渗透
在地少人多的香港,垃圾处理主要通过堆填和回收再处理两种方式进行。其中,约63%的垃圾以堆填方式处理。但是,平均每人每天弃置1.3公斤的垃圾,整个城市每天超过9千吨的总弃置量,给香港的垃圾处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为此,香港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结合社会环保组织的力量对民众、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让垃圾处理的正确方式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香港环境保护署在2013年公布的十年废物管理蓝图——“香港资源循环2013-2022”,就以“惜物减废”为重点,制定了一个清晰的十年目标,建立“减费、收费、收集、处置及弃置”的综合管理系统。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政府推行了“绿在区区”计划,在全港每区都设立一个结合环保教育,同时又可以协助社区回收资源的设施,公开招标,由一些公益团体进行营办。
“绿在东区”就是其中的一个项目。负责人表示,人们往往存在误解,认为垃圾分类就是单纯把垃圾分门别类,但实际上,有些“垃圾”放到恰当的地方就是可以再利用的资源。因此,垃圾分类,其实也是一次资源再回收。
据了解,负责的公益团体会“主动出击”,联系社区里面不同的单位,比如小区、学校及其他组织,帮助协调回收如废弃玻璃、电池、节能灯、衣服等,再将这些物料统一整理运输至处理中心进行妥善处理。
为了让居民对安全、卫生问题放心,项目推广了“干净回收”的概念。也就是说,回收的物料会经过筛选,确保干净整洁。收集之后一达到足够数量,就会尽快送去适当的回收再造设施进行循环再造,不会长期堆积。若在回收过程中发现尚可使用的东西,项目组则会送到相关服务机构,转送给有需要的人。
垃圾分类,其实是整体环保理念指导下的正常行为。因此,除了在单一环节上做文章,香港政府还特别注重年轻一代的整体环保素养。
从牙牙学语的幼儿时期,到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时代,香港环境保护署与教育局为各个年龄段的学生精心设计了程度各异的教育计划,旨在将环保理念“从娃娃抓起”。
令人欣喜的是,中小学时期种下的“环保种子”,到了大学阶段就可能“发芽开花”。
此前,香港城市大学的三名学生就因参加公益实习计划,研究提升香港垃圾分类回收的方法。他们受到外国兴起的“微推”概念启发,决定找出一种简单方法告诉人们回收箱的位置,让人们弃置垃圾前三思。
他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在教学楼一层的垃圾桶旁放置了指示最近的回收箱位置的路牌,并于垃圾桶上放置写上“香港堆填土地告急”的实地图片,及印有可回收物的警告标志。实行上述措施后,仅一周后回收箱的回收率便增加了约30%。后续,香港城市大学表示将继续招募学生进行研究,探讨该方法在街道、商场的应用可能。
源头分类,道阻且长
在“惜物减废”的号召之前,香港就意识到源头治理的重要性。
早在2005年1月,香港就推行了“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同时编写了《住宅楼宇废物分类源头指引手册》配合“计划”的运行。同年12月,香港政府又发布了《都市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大纲》,要求建立垃圾收集与分隔系统,解决回收物料的销路,以杜绝“分类收集、混合处置”现象。
改变从市民身边的垃圾桶做起。
据悉,“计划”推行了多种便民的回收设施,包括收集桶、挂墙架、多袋式收集袋(塑料袋、尼龙袋、帆布袋等)、盒子(金属盒、塑料盒、纸盒等)及其他垃圾分类回收桶。金属和塑料的回收主要采用三色分类回收桶和彩色胶带地面分区收集,废纸的回收可采用三色分类回收桶或者挂墙架。
小区和楼宇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回收设施的组合,自行安放在合适的位置。空间充裕的楼宇可采取“随时放置,随时收集”的方式,在各楼层的垃圾房或其他指定收集处设置分类回收设施,居民可随时分类放置,清洁公司可随时收集。
当空间狭促的楼宇或楼层只能设置一个垃圾收集桶时,则采用“分时放置,分时收集”的方法,即每周按指定日子,分别收集不同种类的回收物品。
该计划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将物业管理公司作为主要合作伙伴,让物业管理公司在政府与居民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在每层楼“度身订造”最适合的垃圾分类和回收模式。
但是,也有人表示,这样的规划只是“看起来很美”,实际操作却难以维系。
有媒体实地探访发现,尽管三色垃圾回收箱上分别写明了“只准许放入废纸”、“只准放入塑料废胶”、“只准放入金属废料”,但实际打开一看,每个箱内还是各色垃圾混杂。工作人员称,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人力有限,也只能“随它去”。
也有市民质疑称,就算从源头做好了分类,负责收运垃圾的车辆是否能够做好“接力”,也是一个问题。
香港环保业职工会理事长陈培浩坦言,市民在家里把垃圾分类,但由于欠缺回收渠道,结果可回收的物品最终还是当垃圾被丢弃在堆填区,反映出了香港目前垃圾回收配套的不足。
试点收费,路在何方
诸多举措实行后,由于收效不如预期,香港政府也在不断尝试推行新的政策。
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酝酿,香港政府日前公布了都市固体废物征费的建议实施安排,向厨余、纸料和塑料为首的固体垃圾“开炮”。
届时,根据政府建议的垃圾“按户按袋”收费模式,市民须使用指定垃圾袋才可弃置废物,以一个3人家庭为例,每天使用一个15公升的垃圾袋,便须付1.7港元。此举最早有望于2019年下半年在全港实施。
香港政府环境局局长黄锦星表示,推行都市固体废物征费可提供经济诱因,推动市民改变行为,从而减少整体废物的弃置量。为配合收费计划的实施,政府会加强在回收方面的支援。针对三类主要的回收物,即纸、胶和铁,政府计划向相关楼宇提供更多的回收桶,以及将公共空间的回收桶与废屑箱的比例提高。
不过,社会各界对此举一直颇有争议。
有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官员曾公开表示,垃圾收费“可能会扰民”,政府应着力“资助屋苑设置处理厨余的机器及垃圾收集站,帮助居民推行垃圾分类”。
此外,也有绿色环保组织人士认为,垃圾收费若太低可能不起作用,但太高则会增加居民的负担。希望政府能在试点中结合实际情况,最终摸索出最合理的收费标准。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教授黄焕忠则是垃圾按量征费的支持者。他表示,香港的垃圾填埋场“告急”,再不采取行动就会面临“垃圾围城”的窘境。他说,“垃圾收费的概念其实是通过与自身利益挂钩,让很多人对制造垃圾有所收敛的方法。”
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黄焕忠认为,试行垃圾收费,政府除了提供前期的准备,还要做好监督作用,防止有人为避免收费而随处乱丢垃圾,破坏整体环境卫生。
同时,政府还要预防有人怕麻烦、或不在乎多付费,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混在一起,不进行分检分放的情况。黄焕忠建议,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罚款措施,对垃圾没有进行分类处理就丢弃的人,一旦发现就给予适当罚款告诫。而对于那些做得好的市民,政府也可加入一些奖励元素。
不管支持与否,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培养环保意识并非一时之事,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和长期的影响。
(吴越综合自《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人民网、中新网、大公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