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武汉海关在出口例行检查中,发现一样从来只见进口却未见出口过的产品——超低温高压阀门。
好奇之下,一个电话打到了企业所在地商务部门。
“泰和公司?没听说过他们有这类出口啊。”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籍籍无名的县级公司,却在1月17日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荣誉:当日,中国石油石化研究院秘书长丁武一行千里迢迢赶赴秭归,将全国唯一的“工业超低温阀门技术中心”牌匾授予湖北泰和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泰和石化,这家国内唯一研发、生产超低温高压阀门企业,由此浮出水面。
八年研发路
打破国外垄断成国内NO.1
研发小小的超低温高压阀门,究竟有多难?“6寸的小阀门,检验一次需要16瓶氦气,而一瓶氦气就需要2500元;如果是检验20寸的阀门,需要的氦气更多。光是报废的材料,就花费了几千万元。”湖北泰和石化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章文忠说。
章文忠曾在英资阀门公司工作了7年,并担任该公司远东区销售负责人。
那时,众多阀门产品中,超低温高压阀门销售业绩一枝独秀,售价也高,可他却高兴不起来。
“该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以至于漫天要价。”章文忠说,超低温高压阀门广泛应用于页岩气开发、海洋石油天然气平台、精细化工等领域,国内虽有几百亿元的市场,却不得不全部依赖进口。
章文忠暗暗立志,自主研发,用我们中国人的产品替代进口。
2008年,在朋友的推荐下,章文忠落户秭归县九里工业园区,创办湖北泰和石化设备有限公司,一边贴牌生产,一边进行基础研发。
为掌握超低温高压阀门的关键性技术,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章文忠多次到访德国企业、大学寻求合作。但对方都知道这张熟面孔为何而来,一概婉言拒之。
回到秭归,他更坚决。
在遭遇百余次研发挫折后,雄心万丈的章文忠也发出浩叹:小小阀门,技术的“水”太深!
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
一些企业需要更换超低温高压阀门,章文忠就将自己的产品作试验性销售,以市场反应寻求改进之道。
2012年末,“泰和”终于迎来曙光,突破超低温高压阀门的关键技术,建立了基础试验平台,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工艺。
2013年初,“泰和”又先后与兰州理工大学等高校展开校企合作,建立独立研发中心,顺利完成国内阀门生产准入认证,获得欧洲、美国等各项标准认证。
两条腿走路
国外撬市场国内拿订单
好景伴着阴霾。
因宏观经济环境变化,2014年,银行从“泰和”抽贷4000多万元,公司命悬一线。
此时,不少上市公司主动联系章文忠,要求并购“泰和”。章文忠不为所动,对管理团队集体停薪10个月,保证超低温高压阀门团队的科研项目经费分文未少。
功夫不负有心人。截至去年,“泰和”已有16项实用新型专利得到授权,独占许可1项发明专利,自主研发4项发明专利。
2016年,泰和石化销售额一举突破亿元,开始扭亏为盈。
过硬的质量和自有专利让“泰和”赢得了市场。2017年春节前,“泰和”出口两批产品到德国,价值2000万欧元。随后,“泰和”与这家德国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协议。
日前,“泰和”还与西班牙、英国、意大利的一些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出口海外成为公司的主要订单来源。
收获海外市场的同时,国内市场也在齐头并进。
“同类产品一直都是靠进口,要得到国内市场的接纳还需要时间。”章文忠说,在进行试验性销售的四五年中,“泰和”的产品从未出现过质量问题,用过的客户都成了老客户。
目前,“泰和”已拿下湖北、四川、天津和浙江等地多个大型项目的订单,特别是浙江的液化天然气接收及加注站项目。
“这是国内首次在大型项目上大规模选用国产超低温高压阀门。”章文忠说,当时竞标的对手都是国外有百年历史的知名阀门企业,拿下项目非常不容易。未来,企业有信心接受更多的挑战。 (张茜 皮亚捷 王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