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临西县宝鑫轴承制造公司的研发设备演示区,俄罗斯客商详细了解公司新研发的轴承滚子智能生产线后,当场签下了500余万元订购合同。“今年已经售出80多台套,总价值超过3200多万元,除河南、宁夏等国内轴承生产商采购外,还有俄罗斯、英国、印度的厂商。”总经理夏树宝说,“这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生产线设备,有改进的圆锥与无心磨床进刀托板等8项专利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在实际生产中,能将轴承滚子圆度提高到万分之三,轴承寿命提高5倍以上。”
和宝鑫轴承公司“卖产品+卖设备”发展路线不同的是,飞龙轴承则做起了生产节支增效大文章。该公司投资100余万元,引进2台冷辗扩工艺设备,实施了“冷辗扩磨加工”节能技改项目。据总经理党军成介绍,冷辗扩技术是金属无铁削加工,应用精辗技术与传统加工技术相比,每套产品可节省钢材15%—35%。“按照我们年产180万套圆锥滚子轴承计算,年可节约钢材200余吨,可增加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往精里做,往优处调,往高端转。如今在临西县,一批在同行业中有较高知名度的轴承企业“小巨人”,不再一味满足求“大”,转而趋向攀“高”,通过延长生产链条、更新技术设备、提升研发水平等多维度创新,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市场话语权。
去年以来,该县52家规模以上轴承企业已经投入研发、技改资金20.5亿多元,占企业总投资的85%左右;80%以上的轴承企业均建有自己的“研发实验室”,聚集中高层专业人才280余人,完成技术创新项目190多项,申请专利100多项,转化科技成果58项。
为鼓励引导轴承企业走高端发展路线,临西县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上,筹建了省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完善提升了轴承技工学校办学规模和水平;总投资12亿元,集商务平台、轴承交易、产品展示、轴承仓储于一体的轴承交易中心已经动工,总投资4亿元的环宇物流园区正在加快建设,逐步形成了产、学、研、销相互衔接配套的轴承产业体系。
同时,临西县还实施了“创优、创新、创牌”三大工程。从破解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瓶颈入手,引导企业由生产农机、矿山等中低端轴承产品,加快向生产高速电机、铁路专用、电梯静音等中高端轴承产品转型,支持企业提高材质标准,提升锻造和热处理生产工艺,每年数控机床投用率提高10%以上;每年筛选10家龙头型、20家成长型、30家小微型企业,政策上予以重点扶持,从中培育3-5个年销售收入5亿元的旗舰型企业,孵化一批年销售收入1亿元的龙头型企业,加速推动了轴承产业整体走上高端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