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记者走进皮尔轴承有限公司的磨工2车间,看到多台设备上的终端“小匣子”,像大脑一样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况。“这就是我们新投入的物联网系统。”随行的工作人员关静介绍说,今年初,该公司投入50万元资金,在磨工2车间试点6条生产线。该系统上线运行后,使传统的制造车间逐步实现了智慧化。
“皮尔”在业界勤奋耕耘了20余年,拥有专业生产线63条,7大类产品、3000多种型号,年产几千万套轴承,是新昌轴承的“标杆”之一。2011年,“皮尔”开始探索以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发展为切入点来推动传统制造业由粗放型、以规模取胜向精细化转型,从而更好地用活现有的生产装备。2013年初,基面车间率先引入物联网系统,每一台设备都安装了价值万元的物联网终端“小匣子”。
尽管投入颇大,但带来的好处也立竿见影。“我们的人工成本明显降低了。”皮尔轴承有限公司设备部经理俞国忠告诉记者,在安装物联网系统之前,他们需要人工对设备开机情况进行统计,用以分析影响生产效率的瓶颈工序,这个统计过程特别繁琐,工作量非常大。引入物联网后,系统就会自动对所需数据进行统计,后勤管理人员只要按需提取即可,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物联网系统还具有派工单功能,一线员工可通过物联网终端远程接收生产所需的工艺要求及相关图纸,从而能更快地投入生产,减少了时间的浪费。同时,物联网在提升设备开机率和设备维修方面也发挥了令人欣喜的功效。俞国忠举了个例子,“以前如果有设备发生故障,员工需先填写机修申请单,然后逐级上报申请维修,至少得等待20分钟。而现在,物联网终端24小时监控着设备运行情况,一旦发生故障,维修人员在3分钟以内就能赶到现场。”
初尝甜头后,今年初,“皮尔”再次投入资金,在磨工2车间引入物联网系统,并于5月正式上线运行。如今,两个已引入物联网系统的车间设备开机率从原来的平均72.47%提升到了平均75.08%,人均劳动生产效率也提高了15%。俞国忠对记者说:“按照公司的发展规划,未来两年内,皮尔所有的车间都将实现智能生产,届时,皮尔将更具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