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量,受得起挫折。
聚焦全球目光的“中国制造2025”,似乎注定要被拿来与“德国工业4.0”相比较。强调信息技术和产业生产的结合,是二者异曲同工之处。但基于国情和制造业总体水平不同等因素,二者也在诸多层面个性鲜明。
抛开二者本身的差异而言,中国企业和德国企业对各自国家的战略选择,表现出不尽相同的心态。
对于工业4.0的各个模块,德国企业并没有成型的文件,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工业4.0的生产方式;对于“革命”、“颠覆”这类词语,德国企业并不感冒,他们似乎更青睐“不断改进”之类的平淡表述,通过踏实的一小步来累积跨越性的一大步;他们认为德国的工业4.0仍处于初始阶段,在此阶段更多地是“研究和开发”;在多次不厌其烦的验证之前,他们并不急于下这样那样的结论……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似乎略显浮躁与冒进。对于“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中国企业往往烂熟于心,且常常振臂高呼畅谈理想,较难真正沉下心来实践;热衷于“颠覆式的创新”,喜欢寻找窍门与捷径,希望藉由决定性的一大步来立决胜负;他们认为“中国制造2025”指日可待,创造全新模式占领制高点是重中之重;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他们就上升到划时代的意义……
当然,德国企业也有其短板,就像中国企业不乏闪光点一样。但我们要进步,往往需紧盯对方优点,审视自身缺点。
急迫前行的,还有某些地方政府的决策层。当“中国制造2025”圈定十大优先领域时,一些地区在未经严格验证和细致考量的情况下就匆匆确定十大战略性产业,导致多地战略雷同,重复建设。
事实上,战略固然重要,颠覆性的创新也应该受推崇。前提在于,是否搭建了腾飞的基础?以汽车工业为例,是否具备了基础元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和相应的基础技术?是否夯实了基础共性技术研发、打造了核心产业链、促进了关键技术产业化?是否从多个维度,科学、系统地研究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从内生的、封闭的自主创新到联盟式、合作式的协同创新,再到无边界、平台型的开放式创新是技术发展的规律。但无论哪种创新,都需要基础来支撑。抽丝剥茧之下,“中国制造2025”这一着眼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大趋势所制定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规划,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量,受得起挫折。
从国家层面来看,应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挖掘新常态下的新动力,为市场主体松绑,充分释放活力;应重在指引方向而不是发号指令,集中整合资源,出台各种配套政策支持;要注重标准化研究,部署改革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更好发挥标准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要一以贯之地推行研发投入政策,举国家之力在重大方向和重大领域深度推进,使我国真正形成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产业、技术研发集团;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一线技术人才,提升行业的职业教育水平。
从企业层面来看,由于科技资源的配置已全球化,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其内生的科技资源,同时取决于其整合社会化和国际化资源的能力。面对“中国制造2025”带来的新机遇,企业应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积极拥抱互联网,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转变为质量效益竞争优势,抛弃粗放制造,推行绿色制造,成为创业创新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