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大10-1油田作业人员正在巡检平台井口控制盘。 记者 李佑坤 摄
今年上半年,渤海油田原油生产和天然气产量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与以往相比,今年指标更具含金量,效益“成色”更足:桶油成本有所降低,利润率也不降反升。
深究其道不难发现,这些变动的数字与渤海石油管理局今年最大的变动因素——深化改革有莫大关联。深化改革犹如一池春水,激活了渤海油田的效益之源。
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渤海石油管理局以“优化机关,强化基层,健全研究院,做实一体化”为路径,向中国海油递交了全系统第一份“改革样本”,大刀阔斧地完成了15个机关部门、9个基层单位的机构改革。同期,配套完成了多个相关体系的升版工作,重新标定了机关部门、基层单位的工作职责,理清了117项主营和通用业务,明确了各业务部门的权力界限和权责示意图。
表面上看,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意在重构权责界面,实则刀刀砍在影响企业发展和质量效益提档升级的“软肋”上。
根据中国海油“二次跨越”发展纲要和渤海油田中长期发展规划,今后的十几年里,渤海油田每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年均钻开发生产井数、年均新建平台数都将超出以往规模。然而,站在高速发展的十字路口,体制机制弊端已成掣肘。作为油田生产的龙头,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依据现有体制运行11年来,既有它卓越的一面,也积累了不少问题:公司管运职责不清、资源协调困难、工程技术专业分散、工程建设各自为战、科研结构不完整、勘探开发体系推进迟缓……而这些问题仅靠“小修小补”或一个油田推动难以全方位奏效,需要一个高层次机构来定大局、做决策、“扶上马、送一程”。
在总公司的指导下,渤海石油管理局以斩钉截铁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勇气,务求通过这次深化改革对诸多问题进行标本兼治,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疾,扫除影响企业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障碍,焕发企业发展活力。
以“优化机关”为例,这次改革,渤海石油管理局机关总人数精简15%,充实到各基层单位的人员配备中,同时研究制订权力下放时间表,全面下放可放之权。目前,仅商务采办部就拟将约八成采办权力下放基层,其中绝大多数为低于30万元的货物和低于50万元的采办服务等“小单”,旨在通过“抓大放小”,在总量和结构间架起联系的桥梁,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加大基层采办自主权,减少基层采办审批流程,实现财权和事权的总体平衡,提升系统工作效率。同时增强机关战略研究、统筹协调、制度建设和监督考核等增值服务职能作用,引导和影响配置资源,规避权力和资金“一收就死、一放就乱、再收又死、再放又乱”的恶性循环。此外,通过建立事权和财权、人事权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增强基层单位的责任主体意识,切实拨正、拨快企业发展的“齿轮”。
事实证明,半年来,渤海油田改革、发展、稳定已经形成了“铁三角”的稳固局面。上半年,渤海石油管理局在深化改革中确保思想不乱、管理不散、生产不断,企业发展势头全面喜人,无论是增储上产、系统效率,还是在营业收入、利润增长方面,均上行有力,这表明,通过改革,渤海油田从资源转化为资产、从资产转化为资本,再把资本优势迅速发展为资源优势,实现了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这为该油田全面提升质量效益创造了充分前提和必要条件。(记者 郝艳军 通讯员 江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