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创 | 行业动态 | 企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市场评述 | 新品速递 | 原材料行情 | 综合新闻 | 阀门曝光台 | 阀门市场 | 阀门协会 | 本站动态

资讯首页
当前位置:全球阀门网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油品升级 厘清责任是关键

作者: 2013年09月25日 来源:中国能源网 浏览量:
字号:T | T
9月23日,争议多时的成品油升级补偿政策出炉。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的通知》,宣布对油品质量升级实行加价政策。发改委价格司有关人员透露,此次石油企业承担了三成左右的提升成本。

    9月23日,争议多时的成品油升级补偿政策出炉。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的通知》,宣布对油品质量升级实行加价政策。发改委价格司有关人员透露,此次石油企业承担了三成左右的提升成本。按照发改委部署,这次各地成品油调价进程并不一致,加价不会马上实施,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大气治理加速,我国油品升级已经进入跑步前进阶段。

    油品升级,如箭在弦。从引而不发到政策落地,促成升级举措的主因无非两个,简言之:一是现实倒逼,二是政策发力。

    当PM2.5从专业词汇一跃成为居家热词的时候,民众也顺带着被普及了一个常识:油品不升级,雾霾就要升级。城市的蓝天,越来越像“黄鼠狼看鸡”,而与此同时,糟糕的大气污染形势逼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此前更是直言,“大气污染是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北京十年来肺癌增加了60%,空气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追根溯源,不能不说油品。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研究认为:机动车、燃煤等人为污染排放是造成雾霾天的“主谋”。正因如此,连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也坦诚表示,炼油企业是雾霾天气直接责任者之一。

    更清晰的顶层共识,来自于具体而微的制度设计。一者,今年2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明确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过渡期至2014年底,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和柴油标准过渡期至2017年底,而此前我国已明确第四阶段车用汽油标准过渡期至2013年底。二者,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力促空气质量改善,这份被称为大气“国十条”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就油品升级再次提出明确要求。随即,环保部、发改委等6部委联合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再次剑指油品升级。

    笔者认为,今日之油品升级,厘清责任是关键。这里的责任当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油企忠于质量、恪守标准的责任。目前来看,各地油品质量升级进度不一,各种标准油品共存于市场,车用柴油、普通柴油同渠道销售。优质优价固然是市场的基本逻辑,但如何在生产、批零环节严控质量,防止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乱象出现,油企与监管部门责无旁贷。

    二是价格补偿机制上的公共责任。据机构测算,我国油品升级的成本,保守估计超过500亿元,每升油成本可能增加0.12元至0.15元。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油品质量升级后,要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换言之,升级后油价将遵循炼油企业消化一部分、消费者负担一部分的原则。那么,如何测算好成本、做好公共及公益性服务部门的用油补贴等,是加价之前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量力而为、有序推进,这是油品升级的基本节奏。谁污染、谁负责,也是国际通行的资源能源领域法则。油品升级初衷良善,也是大势所趋,如果在“跑步前进”中能多听听民意,在政策博弈中多看看民情,也许会更得民心。当然,指望一步到位的油品升级终结城市的雾霾天,这显然有点过于天真,低碳环保的生活,不只是油品的责任。


全球阀门网(www.famens.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阀门网!违者必究.

标签:油品升级 责任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


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帮助中心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阀门助手

广告热线:0571-88970062 服务热线:0571-56077860 传真:0571-88971936
广告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会员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友情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件:service#famens.com  销售邮件:sales#famens.com 投稿邮箱:famens-bj#foxmail.com

备案号:浙ICP备09057929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10307 版权所有©全球阀门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