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由科学技术引领的剧变时代正扑面而来,什么都可能在明天被超越、颠覆和取代,80后和90后的焦虑也随之产生。认清了不能轻易用父母血汗钱和自己的小积蓄去创业,“给自己找点副业”的想法逐渐被更多人认可。
问题是副业就那么好上手?“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想的太多。”杨绛先生早就解释了“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病根。2018年未来能源大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提出的“换道先行”点醒了整场并让“未来能源”持续发酵,关于转型和跨界成了热议话题。
令人期待的未来能源大会2019(FEC2019)将于4月在北京举行,在“链接之内?视界之外”主题下,今年的大会又将讨论哪些未来感十足的话题呢?
何谓能源的“界”?
未来社会的能源将是怎样的角色,占据“C位”还是深度融合,许多人正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Apple在2018年4月宣布其全球设施采用100%清洁能源供电。落实这一承诺的场所设施包括位于美国、英国、中国和印度等43个国家或地区的零售店、办公室、数据中心和多方场所设施。 Google在2018年10月发表报告指出,迄今为止,它在芬兰、荷兰、中国台湾地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爱荷华州的数据中心都采用碳排放为零的能源。 2018年11月,Facebook建立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Huntsville)的数据中心,计划用田纳西州和阿拉巴马州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场供电。Facebook希望,所有数据中心和办公室到2020年都采用可再生能源。 “隔壁”的巨人进场,强势地为能源行业贴上多元化、移动化、碎片化的标签,跨界的成功案例也为传统能源行业转型注入勇气。
殊不知,有了“跨”的勇气容易,认识“界”的本意难得。这决定了为什么有的人或企业(不乏行业巨头)能跨界成功,名利双收,有的却跨界失败,血本无归。
国际能源署署长高级顾问杨雷就曾表示,无论是能源革命还是出行革命,首先应该是思想和意识的革命,要打破行业框线,实现更高水平的跨界与融合。
跨界,不是简单的换一种活法。
未来的我,你在哪里
有观点认为,大型能源公司的主导地位正逐渐让渡到中小企业。
2019年的未来能源大会,正在思考如何积极融入每一次创新,如何让更多的人才参与创新,如何用创新解决问题,如何转型为“新”企业……
未来,一定要做到能源行业前百分之一吗?也许已经不需要了。
有一种说法,你只需要在一个本行业做到前百分之二十,然后再在另一个行业同样做到前百分之二十就可以了。支撑此说话的是一道数学题,如果将自己置身于两个行业的交集,20%乘以20%,你就成了两个行业中的前4%,如果再在一个行业做到前20%呢?姑且不论数学的严谨性,在一个充斥大体量和垄断性的传统行业里,改变一下少有人会提及“获得成功”的现状,也是件好事。
未来能源项目在新的尝试中,自身也正在求变。2018年8月,能源link上线,作为一款服务于能源行业从业人员的一站式交流学习平台APP,为能源人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能源行业不同领域的能源人可以添加好友进行互动、浏览最新资讯、遇见权威专家等功能。
不难看出,用“链”的形式,将行业人才和资源用链条方式重组,这是未来能源一次勇敢的尝试。让每个主体都是一个可以去连接别人和影响别人的节点。
未来生活?未来城市?未来能源
当前,能源供应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能源供应与环境治理之间的矛盾、人类现代生活方式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这三大矛盾正催生一场前所未有的能源革命。
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的纳米发电机,瞄向新时代的能源的分布式、大范围、数目多、每个能耗极小的微能源,世界第一例纳米发电机起搏器放入大型哺乳动物体内实验成功植入,尝试实现从小能源走向大能源的梦想。
未来能源,技术创新打破了能源价格壁垒,用户将成为能源市场的核心资源。未来的能源系统将满足不同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形成不同的“定制化套餐”。未来能源的创新也可以在最细微的地方,只要存在需求。
未来能源,正在繁多的能源类型里,坚持寻找合适的方法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务正业”的实践甚至试错,正是为自己寻找新定位和新价值的快乐体验。
未来能源大会2019(FEC2019)将深入探讨我们所处新时代下对未来能源的重新认知和探索,鼓励大胆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极具前瞻的思潮将在这里迸发,我们将探究我们未来的生活、未来的城市新面貌、未来能源的实现路径。
未来已来,欢迎“不务正业”。
●未来能源大会概况
“未来能源大会(FEC2019)暨第十五届中国能源战略投资论坛”将于2019年4月在北京召开。大会将邀请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能源领域知名专家、科研院所专家,国内外能源企业代表、金融机构代表及资深媒体等400余人参加。
未来能源大会(英文名称FutureEnergyConvention,缩写FEC),是一个致力于探索未来能源发展趋势的研究和交流平台。大会通过组织专业研究和会展活动,探讨“传统能源”向“未来能源”转型融合的趋势,促进能源行业协调、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建立智能化与开放共享的现代能源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