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创 | 行业动态 | 企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市场评述 | 新品速递 | 原材料行情 | 综合新闻 | 阀门曝光台 | 阀门市场 | 阀门协会 | 本站动态

资讯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减排重压在肩,改变中国“火电当家”的电力供应结构

作者: 2009年12月17日 来源:全球阀门网 浏览量:
字号:T | T
减排重压在肩,改变中国“火电当家”的电力供应结构,已如箭在弦上。而相比太阳能、风电,核电显然是一个更为现实的选择。早在2007年,中国政府已经明确:到2020年,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占全部电

    减排重压在肩,改变中国“火电当家”的电力供应结构,已如箭在弦上。 
   而相比太阳能、风电,核电显然是一个更为现实的选择。早在2007年,中国政府已经明确:到2020年,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从当时的不到2%提高到4%。 
    “按照每千瓦1400美金来算,现在已装机的有12个机组(约1000万千瓦),这意味着,未来10年,中国核电产业至少新增400多亿美元的投资(3000万千瓦)。”中国机械联合会总工程师隋永滨告诉本报记者。 
    事实上,4000万千瓦,已经是一个保守的目标。 
   整个2009年,有关“中国即将提高核电比例至5%(7000万千瓦)”的消息便不断传出。而最新的消息是,在目前正处于草案修改阶段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中,核电的发展目标或将再次提高:至2020年,核电发展目标将调整为8600万千瓦。 
    对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而言,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据隋永滨介绍,“在核电装备上的投入,占到整个核电项目总投入的50%。而目前,核电装备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75%。” 
    不过,这个巨大的市场亦有很高的门槛。由于“资质”和能力的限制,大部分核电设备订单将由央企、国企获得。“在国内的核电装备供应中,民企所占的比重仅10%左右。”隋永滨说。 
    2.5万亿的盘子 
   “实际上,即便中国核能比例提升到5%,也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原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钱积惠对本报记者称,“世界平均水平为16%。法国已经达到80%以上,发达国家的平均比例为25%”。 
   实际上,中国的核电建设正在加速。目前,国内拥有核电牌照的仅有三家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和中国电(600795,股吧)力投资集团。 
    本报记者从中广核了解到,作为国内三家拥有核电牌照的企业之一,中广核已经建成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一期2个项目,在建项目还包括岭澳二期项目、辽宁红沿河项目、福建宁德项目、广东阳江项目、广东台山项目等6个,另有广西防城港、湖北咸宁等4个新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在钱积惠看来,中国应大力提高核电的比例,而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6%),中国至少还要上马近百个核电项目。 
    这就意味着一个规模庞大的核电投资计划。钱积惠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大亚湾核电站有两个百万级的机组,总投资约为250亿元。按照100个项目来算,未来,中国的核电投资将达到2.5万亿元。 
    “核电产业的发展,将带动一大批企业发展。”据钱介绍,目前在核电投资中,占比最大的是设备采购这一块。 
    中广核方面也对本报记者表示:“核电项目带动的产业链较长,拉动效应较大,这必将给装备制造业带来发展的机会。按照国家要求,我们对每一个核电项目的国产化,都有相关安排和比率。” 
    央企抢先布局 
    “核电业务将成为我们公司未来业务增长亮点。”12月初,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东方电气(600875,股吧)董秘办一位不愿意具名的负责人对本报记者称,“我们的在手订单非常充足,将在2011年后释放出来。”

    按照海通证券(600837,股吧)的预测, 2009年、2010年以及2011年,东方电气的核电销售收入分别将为15亿元、30亿元和100亿元。 
    在2002年进入核电装备制造后,核电已经成为东方电气的核心增长点。“虽然现在核电在公司的业务中占比不大,但是,我们对核电的布局是很早就开始了。”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公司去年的市场融资和今年的非公开发行,主要募集资金项目都包括了核电生产投入和技改项目。”这位人士称,“这无疑将推动公司在核电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据其介绍,东方电气已经在四川的德阳、自贡,以及广州和武汉,通过收购、新建生产制造基地来大力打造其核电业务。 
   海通证券的报告显示,“东方电气目前公司核电设备产品系列完备。目前,东方电气在国内核电设备市场占有率为50%。” 
   而据银河证券分析师沈文春介绍,除了东方电气,国内核电主要设备商还有上海电气(601727,股吧)、哈电集团以及中国一重、中国二重等,皆为央企或地方国企。 
   民企仅占10% 
    而对很多民营企业来说,这同样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 
    浙江三方控制阀门股份公司,便是其中之一。11月,浙江三方刚刚拿到了中广核的一个订单,主要是向中广核提供一种叫“常规岛电站辅机”的产品,作用是“在原子反应堆把核能转为热能后,常规岛电站能把热能变成机械能”。 
    “这次是由政府组织的,当时参与的有近百家民企。”12月15日,浙江三方公司核电质保负责人叶水兰向记者透露,大部分企业都只是提供一些外围的配套产品。“我们主要是提供一些阀门产品,总额也就是几千万元”,“这仅是整个核电设备中很小的一部分”。 
    “在这些民企中,拥有核电产品许可证的只有我们一家。”叶水兰颇为自豪。而据其介绍,整个浙江省,拥有核电产品生产许可资质的也仅有两家。 
    2005年12月29日,在从国家核安全局拿到“民用核承压设备设计、制造资格许可证”后,浙江三方获得了进入核电市场的“通行证”,开始了与中广核等多家国内外的核电制造商的合作。 
    核电的门槛 
    “民企中还没有一家拥有整机制造商资格。”前述东方电气人士说,在核电产业这块大蛋糕里,民企目前还只能扮演一个小角色,“大部分是零部件的供应”。 
   一个核电站包括各种系统300余个,需要大大小小的零配件数万套,正是由于核电产业链很长,像浙江三方这样的民营企业,才获得了参与其中的机会。 
    “目前,民企很难从核电装备中获得大的订单。”前述东方电气董秘办人士介绍说。相比于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电集团以及中国一重、中国二重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这一块还差得远”。 
    而据隋永滨介绍,在核电装备的国内采购中,民企获得的份额应该能达到10%。 
    “资质”是门槛之一。“生产核电产品需要经过国家核安全局监管。”钱积惠表示,出于对核电产品安全性的考虑,国家相关部门对此监控比较严格。 
    “除了资质外,更重要的是,核电产品对技术水平、资金要求很高。”上述东方电气人士称。“并不是说民企想研究就能研究的,一般民企没有能力承担这些研发成本。”隋永滨告诉记者,“包括主机和核岛的9大关键设备的技术,目前都由国有企业拥有。” 
    在隋永滨看来,“民企的突破口,主要还是在泵阀、电线电缆、密封件上。”

标签:核电 泵阀 密封件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


关于我们 - 刊登广告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会员说明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企业展示 - 阀门助手

广告热线:0571-88970062 服务热线:0571-56077860 传真:0571-88971936
广告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会员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友情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件:  销售邮件: 投稿邮箱:

备案号:浙ICP备09057929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10307 版权所有©全球阀门网